6月1日,端午节假期,天公并不作美,一直细雨绵绵。
还是决定带孩子们出去转转,继续我们的博物馆之旅,这次去的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可能是天气原因,来参观人并不是很多,所以拍照还是挺方便的。
踏入博物馆大厅,宏伟的巨型LED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放映着各种印刷技术的3D动画,展示我国印刷的发展与进步。大屏的左右两侧则展示各类报纸的名称,诉说着我国出版业的辉煌历史。
在一层大堂有中华书局图书馆旧藏区,通过触屏可以搜索相关书籍。我们直接上了二楼。
二楼展区为主题出版馆,呈现了自清末“西学东渐”到现在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最吸睛的是裸眼3D还原的20世纪初上海文化街景——街道上书局和报馆错落有致,行人汽车穿行其间。
三楼儿童出版馆趣味十足,看到了很多我们小时候的经典动画角色和儿童文学中的角色。还可以预约体验15分钟的配音。
三楼的印刷技术馆有全馆“镇馆之宝”是一台石印机,于晚清时期引入中国。石印机长4米,重4吨,几经技术改造,服务印刷业百年,现经修复后仍能运转。孔板印刷术展示的机器感觉非常像我小学的时候学校自己手写油印试卷的机器。
四楼的艺术设计馆,围绕中国近现代书籍设计展示了很多设计作品。还有字体、封面、连环画的设计工具等。
博物馆还可以联动DIY,自定义印刷字体,这样挺好的
@寻鹤里面有一些互动,还是挺有意思的,能看到印刷的发展。
文化天地,这地方遛娃非常适合,大人也涨涨知识。
@粽叶加米是的,现在去的都是小众一些的博物馆,好在上海有很多这种细分的博物馆,有的逛。
@灰常记忆我自己也喜欢历史博物馆,有底蕴,不过孩子还小,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所以一般去的都是相对小众一些的博物馆。